全球企業併購潮喊停規模降抵逾十年低點

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,全球收購規模在第2季觸及十年最低點,歷來最長的收購潮之一也劃下休止符。不過專家樂觀預期,併購活動將在下半年復甦。

金融時報報導,路孚特數據顯示,第2季全球企業併購成交金額僅4,850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近1兆美元的規模下滑逾50%;這段時間,美國併購交易總金額較一年前大減近90%至750億美元。

推薦

政府的封鎖令重擊金融市場並導致資金流動性枯竭,重挫本季併購活動。企業大多專注於力撐既有業務並申請信用貸款備用,無暇尋求新的併購標的。隨著疫情延燒,企業對於大型收購興趣缺缺,重量級併購案在第2季幾乎消失。

全球併購交易今年首季已出現降溫跡象,上半年規模逾100億美元的併購案較去年同期銳減60%,交易總額觸及七年低點。

●私募股權業者引領併購活動

私募股權業者是今年上半年最活躍的交易商之一,他們進行的併購交易占全球交易的16%,為2007年以來最高水準。私募股權基金坐擁的「乾火藥」(指已募得但尚未投資的資金)達到2.5兆美元的空前高點,多數美國業者正趁疫情期間大肆低價收購其他企業。

數個併購交易發生在歐洲。私募基金KKR、Providence Equity Partners及Cinven在6月同意以50億歐元收購西班牙電信商Masmovil;KKR另外在3月以42億英鎊收購英國資源回收公司Viridor。拜私募股權業者的積極併購所賜,歐洲上半年併購交易額僅較一年前下滑15%。

高盛投資銀行部門主席瑪斯表示,部分私募股權高層在疫情爆發初期便火速行動,他們擔心若不大膽投資,會重蹈2008年金融危機時錯失獲利機會的覆轍。

●太早達成收購合約 買家捶心肝

在疫情爆發前同意併購案的交易方也開始臨陣退縮。自4月開始,44宗美國的併購案破局,數量是今年首季的近兩倍,其中有兩家大型收購方試圖讓高度仰賴國際旅遊的賣方撤回協議。

私募基金凱雷集團(Carlyle Group)以「條件不利」為由,試圖從與美國運通在去年12月達成的收購協議脫身;對沖基金富豪洛伯成立的Far Point則敦促股東否決26億美元的收購案,原因是被收購方環球藍聯(Global Blue)的「財務狀況」不佳。

摩根大通全球併購聯席主管Anu Aiyengar表示,疫情危機將促使企業在協商收購協議時要求更嚴格的條款;其他企業則試圖以更低的價格重新商定收購合約。

●展望未來

律師和顧問表示,他們對下半年看法樂觀,多數預期將陸續敲定新協議。Simpson Thacher & Bartlett律師事務所夥伴杭特說:「我們看見併購活動出現復甦跡象,愈來愈多詢問收購事宜。許多企業和私募股權業者握有龐大現金,潛在投資標的也浮現。」

數個交易商表示,部分受疫情打擊的公司估值已降至夠低,對收購方而言是具有吸引力的買點。

食物外送產業正成為收購的新寵兒,企業正透過併吞小型競爭者壯大規模。荷蘭餐飲外送業者Takeaway今年以73億美元全股收購Grubhub;Uber正考慮向Postmates提出收購要約。部分律師預期,製藥和生技產業將掀起收購潮。

第2紀全球企業併購成交金額僅4,850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近1兆美元的規模下滑逾5...
第2紀全球企業併購成交金額僅4,850億美元,較去年同期近1兆美元的規模下滑逾50%。美聯社

Uber
A- A+

文章轉載自: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5599/4672719

Copyright © 2018 by ScoreWay. All Rights Reserved.